人真的是无时无刻不在思考,不在表达。
现有的表达方式大概有4种:文字表达,语言表达,思维导图与PPT表达。但这些表达方式于我们各有各的不便之处。
文字表达:它有三不便。
一用文字表达是撰写成文稿,论文,故事等,每种篇幅都是短长篇,约几千-几万字。这没有一定写作基础,是写不好的,不然写作表达出来的东西于内于外都不好。二写作基础是能培养,但要花时间花精力。三没有耐心的人是不会去仔细阅读,甚至一看篇幅长马上就点小叉叉了。
语言表达:说话,演讲,讲课,如果有没逻辑,思维混乱,紧张害怕等因素,导致的后果于自己有不好的影响。
思维导图与PPT表达:使用这2个新时代工具来表达是很好。但它制作过程耗时长,有点复杂,要些操作技术,对那些接触新事物慢的人、上年纪的人有一定的难度。
而现在《图形思考与表达的20堂课》作者久恒启一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不一样的表达方式——图解。
它是一种表达方式,更是一种比思维导图更简单的图形思维工具,能让你思考更有想法!表达更出色!
它也没有上面几种表达方式的诸多不便,它简单,易制作,益思考,好表达。
一、图解是什么。
图解,是一种表达方式,也是一种“以图思考,以图表达”的工具。它,简单不复杂,易制作,只需一张白纸,一支笔,就能轻松帮助自己完成思考,与自我表达。至于图解是什么,在这里没有比用例子来帮助我们认识图解更好的方式了。
书中例子:
图解前要准备的东西除了笔,白纸,还要有素材。素材可以是文章、书籍内容、论文、关于一切文字的材料都可以。
要图解的素材:
素材
图解成品图:
二、图解怎么制作与应用、基本流程
在应用图解前,要先知道并学会它的制作流程与技巧。
图解制作流程:
在制作图解前要做点准备工作:素材、笔、白纸素材:可以是文章、书籍内容、论文,关于一切文字的材料都可以。
笔:一支圆珠笔,一支荧光笔。
白纸:A4纸、B4纸都可以,但B4纸更好些,因为B4纸规格宽松,内容多就不用分开连画几张纸。
图解组成部分:关键词、圆圈、箭头1、把素材先阅读一遍,从中找出核心论点、重要的地方、有趣的表达等等你觉得有用的都标记出来。对自己不能理解的内容,也用另一种颜色笔做好标记。
2、把有标记的内容再重读一遍,判断内容里的关键词,并用圆圈将其圈起来。有些内容关键词深奥难懂,可以自行翻译成让人容易理解的词语来代替。
3、图解中表达符号有圆圈、箭头。
图解中,尽量做到一张图解用2种表达符号就行了。是不是觉得图解只用这2种表达符号有点太少太单调了,但这是有原因的。
因为作者久恒启一觉得:图越简单,越能发挥图解传递信息、表达的功能。对图解来说真正必要的不是图,而是思考与表达。思考与表达自己的想法;思考图解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、各要素的权重有多大……要表达彼此间关系与权重,只要靠圆圈和箭头就足够了。
不过我觉得还是可以用一些除了圆圈箭头之外的简单图形。比如:爆炸型圈圈、方框、三角形。这些图形会更有冲击,更吸引人,更形象些。
抄写
4、把前几步做好标记的内容抄写到一张白纸上。作者称之为图解素材。抄写好后,要进行思考,分类。
要像书中给出的思路那样认真思考,分类全部图解素材。
思考素材间互有关系的是哪些?又有哪些是大的概念?……找找图解要素间是否有特质/相似的内容。有,就分类,分别放进不同圆圈中。用新白纸,在上面画几个大圆圈,把各要素放进去。如些一来,就有了架构,有了类别。再思考各个类别的大小,对重要性高的类别/大概念,就改画一个更大的圆圈。
5、把全部图解素材分类之后,用圆圈进行适当配置,再用箭头相互联结,后再检查图解整体结构,图解就初初完成了。
6、图解完成后要修改完善。
修改完善请遵循下面6个原则。当然这几个原则不是书里的全部原则,只是找出其中重要的原则来介绍。
原则1 看清整体,作者在书里提出,以鸟飞在空中,俯视整个地面的方式去看清图解整体结构,着眼在大架构,大胆删掉多余的东西。
原则2 加关键词。这是在素材中找到图解素材分类时,要为没有的图解素材加上适合的关键词。当然原文有关键词的不用换新关键词。
原则3 凸显核心主题。核心主题是透过图解来表达传递的信息。所以要放在图解中心位置。
原则4 留意组节。各图解素材间的关系,圆圈用哪种,用多大,用多少个,什么箭头代表了什么……这些细节都要留意,小心处理。
原则5 有标题有结论。一张图解图要有标题,标题要引人注目,有冲击力。结论,30 字左右即可。
原则6 站在读者观点上。即看图解的读者想看到什么答案,就要制作出就答案去制作图解的图解。
三、图解中的表达符号
对于圆圈与箭头这两种表达符号,作者久恒启一专门在书里列举了6种圆圈,7种箭头。
圆圈
6种圆圈,在图解中表达着关系、位置、结构。
包含:即是大圆圈里含有小圆圈的圆圈结构。
这个结构就是第一种东西里有着另一种东西,另一种东西里再含有另外一种东西,但几种东西都能归类在第一种东西里面。
例如:会计里的“资产”,资产里有固定资产,固定资产里有楼房有汽车。
邻接:表达各要素间有接触点、彼此邻接的结构,就像分类。
重叠:2个、3个、4个圆圈相互重叠的结构。
这个结构就是几个圆圈里都有同样的东西,相互交叉,所以用重叠结构来表达。
分离:圆圈与圆圈之间各自分开的结构,表示各自独立的关系时使用。
并列:2个圆圈并列在一起,用来比较两件事物。
群立:大圆圈与小圆圈成群聚在一起的结构。
就如银行,有总行与各分行。这总行与各分行就有群立关系、结构。
箭头
7种箭头,表达了移动、顺序、方向、关系。
移动:用箭头表达如从1-5的连续顺序。要分清时间、因果连续关系。时间连续关系,是像前天-昨天-明天-后天这样子。因果连续关系,是原因-结果的因果关系。
展开:用这种箭头结构来表达情况的展开。展开是思考的展开,行动的展开。箭头能分出两个到好几个的方向。
顺序:这里的顺序就像是写作的流程,一步一步写下去的样子——思考→大纲→写初稿→修改→发布。
对立:表达彼此对立的两个因素时,用两端都带有箭头的双箭头。如上图中的对立。
互动:表达双向关系,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单箭头。
扩散:表达用向外扩展的意象。这意象我理解为从某样东西,想到和达到多种自己想要的发展或情况。如图。
因果:表达诸多个情况造成某个情况。这诸多个情况是原因,结果是造成某个情况。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39653540379044214&wfr=spider&for=pc